第34章(1 / 2)

凤还巢 我想吃肉 3711 字 2个月前

张先生一一记下。

瑶芳又说:“还请先生提醒家父家母,预备些个盘缠,好送李千户。汪知府不会放过他的,他们是宿敌。狗咬狗,满嘴毛,可李千户帮过我们的大忙,不能叫他净身上路。好歹帮衬些。至于其他人,就不用管了。武备不可松驰,没有一个皇帝会不留意这个的,千户所要来新千户了,大约……也是在明年,可得预备好了见面礼。家里,怕是不宽裕呐!”

张先生终于听到一样他想到的了,点头道:“这个我已经说与太太了。东翁也是宽厚,踢斛淋尖也只轻触,亏得家底子厚,不然早赔干净了。”

瑶芳躬身退后了半后,一施礼:“先生恕罪,是我轻狂了。”

张先生叹道:“我盼着小娘子多撑起些事儿来呢,咱们更难的事情,还在后头呢。”

瑶芳这回却没有随他一道叹气,一扬眉对张先生道:“先生何必忧愁?若我估计得没错,家父怕要做湘州知府了。咱们能做的事情,就要多得多。”

张先生受到她这气势的感染,也笑道:“到时候,我又要偷东翁的大印,给小娘子印衣裳了。”

师生相视而笑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此后之事,果如瑶芳所料,不数日,便有正式的邸报发下来,举国皆知汪知府被参。汪知府被停职查办,由蓝同知暂管湘州府的事务。

蓝同知与李千户早有协议,两人打得火热,李千户也就将贺棒槌抛到了脑后——跟棒槌说话太费力,正常人谁也不去找那个罪受。两人手里都有些汪知府的罪证,商议着如何不着痕迹地递给来办案的锦衣卫,又互相庆贺。蓝同知贺李千户拔了眼中钉,李千户贺蓝同知暂管了湘州府,管得好时,这个“暂管”就要变成升任。

两人正在得意间,楚王死!急匆匆往腰间扎了根孝带,给楚王吊孝去。彼时锦衣卫才至湘州府,正要拿人,遇上了楚王的丧事儿。只得将此事放下,八百里加急往京中请示:许多涉案官员还要吊唁,抓是不抓?

不数日京中来了旨意:不要叫这些脏官儿污了叔王的灵堂!

于是便能见楚王府的灵堂前,不多时就被拖走一个还在吊唁的官儿,端的是人心惶惶。

此时贺瑶芳才过完七岁生日不久,说的日期事件又应验了一桩,张先生的面色日益凝重了起来。这回却轮到学生劝先生:“愁也没用,不如早做准备。帮彭县丞将事儿平了,官场上的事情,家父还要他做臂膀。”

张先生有了事情忙,暂缓了愁绪,直到元和三年过去,元和四年二月,此事才算查了个水落石出。大计,也开始了。大计乃是各地官员轮流赴京,今年因有此事,便安排得湖广官员先到吏部勘核。贺敬文在全家期盼(担忧)的目光下由张老先生陪着上京去了。

家中人担心不已,唯瑶芳能吃能睡,每天还要打几趟拳,闲下来开始看《会典》,熟悉典章制度。直到四月里消息传来:贺敬文就地升了湘州的知府——锦衣卫查的账本儿里,独没有他的名字,陛见时,皇帝见他“憨直可爱”还赐银五百两。那位蓝同知因拿过汪知府的分红,却是贬到外地做知县去了。

瑶芳听了消息,在全家的欢呼里,心道:傻人有傻福呐!太蠢了,有坏事儿都不带上他,真是……意想不到的收获呢。

☆、第50章 少钱与多人

暮春的阳光透过福寿延年纹的窗棂照进略显昏暗的室内,屋里烟雾缭绕,北墙正中有一供桌,香花鲜果供奉,香炉里烧着檀香,神龛里,白衣大士的双目半开半闭。罗老安人虔诚地跪在蒲团上,口里念念有词。自打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后,罗老安人便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,每日里足不出户,只管念经,求菩萨保佑家业兴旺。

元和四年是个大计年,贺敬文老早就往京城去了,一想到儿子副人鬼不共的德性,罗老安人念多少经都不能让心情平静。一个劲儿地求菩萨:“叫他别惹事儿,不求升官发财,就算罢官也人,只要人平安呐!”

今天,还是这么念叨,越念越觉得,这个官儿,不做也罢。老安人嘴唇翕动得越来越快,身子也颤抖了起来:儿子已经走了好两个月了,也没见个回信儿来,这究竟……

室外响起脚步声,老安人的祈祷被打断,满腔的担忧化为愤怒喷薄而出:“谁这么没规矩……”

宋婆子的声音因兴奋而变得高亢:“老太太、老太太——大喜!大喜!太太给您报喜来啦!”

老安人满腔怒火不及发-泄,被兜头一盆冰水浇灭了,还嗤嗤地冒着青烟儿:“什么喜事儿?”直到韩燕娘到了她面前,才对这个令她不那么舒服的儿媳妇另眼相看。

“你有了?”

“老爷高升了。”

“……”

“……”

婆媳俩一齐出口,又一齐失语。

罗老安人虽当儿子是宝贝,对这个宝贝的能耐却一点也不会高估。她经过事儿,晓得像贺敬文这样的,举人做官,在官令任上熬个十年都算是升得快的了。她丈夫也是举人做的官儿,从做官儿到死,也就升了一次官而已。贺敬文这样的,比她丈夫还要呆傻些,熬个二十年,孙子能读书了的时候,能做个知府,已经算是仕途上很有进益的了。

知府,正四品呐!

她公公倒是进士出身,到死也没做到三品大员。

顾不上别的,罗老安人追问道:“别是你听错了吧?”

韩燕娘也不想婆婆再提什么了“有了”的话题,强行翘起了唇角,话儿渐说渐顺:“没听错,老爷打京里来了书信,张先生亦有信至,怎么会错呢?信我给带来了,您看。”

罗老安人有些老花眼,将信展开了,又手理着凑到窗棂子底下,离眼尺多远,一字一字地看着贺敬文的书信,看完了,红着眼眶问:“张先生的信呢?也是一样的说法?”

韩燕娘道:“是。”又奉上了张先生的书信。书信比贺敬文的更厚数信,除了向两位主母汇报贺敬文升官之外,又说了李千户、蓝同知等俱被降级远调,老爷命送些盘缠与李千户家。后面就是写的三个学生的功课,给贺成章的最仔细,又细说了一回功课。给两个女学生的就更简单些,让丽芳至少每日写五张字,若不想读五经,便去看看史书。至于瑶芳,老先生也没有多讲许多,命她读完了《会典》也可与丽芳一道读史,只多了“循规蹈矩,循序渐进”八个字。

老安人对张老先生满意得很,这一回贺敬文能升官儿,老安人的心里,这师爷要有一半儿的功劳,另一半儿是贺敬文自己不曾贪黩、容尚书也隐有支持。看完了,又仔细看了信上所言之归期,心算了一下,对韩燕娘道:“这回来要在大姐儿生日后了,他没回来这些时日,家里你多照看着些儿。”

韩燕娘答应了一声,请示道:“那咱们……是不是得新做衣裳、打些首饰了?”她这话问得也是有缘由的,高祖定制,命官、命妇,按品级其妆饰各有不同。在贺家,便是老安人,先前也只是个六品的敕命,如今老安人至少是个四品的诰命恭人,其特髻,六品用金银,四品,便可以加珠翠了。贺敬文衣裳的颜色、腰带的质地,也都要更换了。

老安人笑道:“可。旨意没到这里,先不要声张,以免显得轻狂。唉,也不知道他到他舅舅那里报喜了不曾?”老安人更担心,贺敬文对舅舅不恭敬,惹来非议。

韩燕娘道:“有张先生在,想是会提醒的。”

罗老安人这才放下心来。

韩燕娘见这婆婆欢喜得有些不定神了,只得自己将一些安排想了,拿来请示:“家下,是不是该改称呼了?老太太可再不是安人了。再有,孩子们的亲娘,也该有赠,合该备下祭仪上炷香的。”

宋婆子侍立一旁,此时凑趣儿:“太太说的是,我们老太太如今可不是六品的敕命啦。恭喜老太太,贺喜老太太,恭喜太太,贺喜太太。”

有她引着头,自老夫人院子往外,一迭声儿的恭喜。罗老太太笑道:“好好,都有赏。”

韩燕娘心道,这还不声音呢。心里也欢喜,一开心,晚饭就要加菜。老太太回过神儿来,道:“说着这个,我又想起来了,如今你们老爷身份也不同了,你也是,孩子们也是,身边就那两个人伺候着,就寒酸了,再买几个人添补了。”

韩燕娘牙有点疼,回道:“老太太说的是,不过我想,这宁乡县毕竟小,好使的人也少。旧年要买人,看了都黑黢黢的,也不雅相。不如等老爷回来了,咱挺到州府那里,也好挑拣,您说呢?”

老太太笑道:“这也好,”将手里的信还给韩燕娘,“家里的事都交给你啦,我去给菩萨上香,谢菩萨保佑。对了,张先生信里说的功课的事儿,你盯着。”

韩燕娘搀她到了菩萨跟前,也跟着上了炷香,袖了书信往前面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