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(2 / 2)

皇后生存日记 刀豆 3142 字 1个月前

第67章 皇后

太后让人去请皇帝,不一会儿皇帝来了。皇帝笑容满面,精神奕奕,一边疾行一边解下身上的白狐裘披风递给宦官,欢声笑道:“恭喜太后,太后要做祖母了。”

他高兴的眉飞色舞,走上前,撩了袍子往榻上一坐,顺手端起茶饮,赞叹说:“朕可要当爹了啊。”

冯凭坐在太后身边,感觉自己此时,在他眼里,已经小成了一只蚂蚁。他这样高兴,当着她的面,好像没有看到她似的。昨夜的一切在她心中挥之不去,他看起来,却毫无感觉。

她爱他,就不想看到他跟别人好,不想看到他跟别人生孩子,不想看到他宠爱别的女人。难道他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吗?他不知道自己会难过吗?

她心里说不出的失望。

昨天以前,她还能安慰自己,他们还不是真正的夫妻,所以他不在意她的心情。可是现在她不能骗自己了。

她以为献出自己的身体,能让他多爱自己一点。实际上,根本就没有。

他压根就不在意。

太后故意将眉一皱,唬他说:“你这混账小子,做的这荒唐事,还好意思夸!”

拓拔叡笑向李延春说:“太后整天说要抱孙子,现在朕给她孙子抱,她又不高兴了,张口就来一句混账小子。”

常太后有些不乐,说:“这李氏可是李效的妻子,这李效死了,她不晓得为丈夫尽节就算了,还好意思入宫来侍奉皇帝,求恩取宠。不看就知道是个凉薄没有心肠的,皇上就是糊涂,还宠幸这种人。”

拓拔叡说:“太后这话不对。君王有道,臣子则尽忠,君王无道,臣子则可弃暗投明。夫妻也是一样的嘛,丈夫是个好丈夫,妻子就为他尽节,丈夫不是个好丈夫,她弃了他,来投奔朕,不也是在弃暗投明吗?太后不用太苛责啦。咱们大魏的江山,那一块不是兵马打下来的,原先道武皇帝和太武皇帝拔擢了多少人,都是从罪人中起的。太后当年入宫不也是罪人吗?冯氏原先也是罪人,朕不一样提拔吗?若没有这样的宽宏大量,咱们大魏又怎么能有今日之大呢?”

常太后说:“这怎么能一样。皇上难道忘了当年的贺夫人和清河王了?”

当年十六岁的道武皇帝初至贺兰部,看上了自家老娘贺氏的亲妹妹贺夫人。贺夫人当时已为人妇,道武皇帝迷恋贺夫人美色,硬将人娶过来了,后来甚是宠爱。贺夫人为道武皇帝生下了清河王拓拔绍。道武皇帝病重之际,欲立清河王绍为继承人,将贺夫人召进宫中,欲将其赐死,又不舍,一直犹豫未决。贺夫人暗中送信给清河王绍,清河王绍政变杀死了道武皇帝。太武帝死在宦官手里,道武帝死在儿子手里,这两位皇帝,都是不可一世的雄主。

拓拔叡正为有子高兴,闻言顿时不悦,说:“太后提这个干什么,这难道是能相提并论的吗?”

这个比方确实打的不妙,常太后也不说了。拓拔叡脸冷了一下,很快又和缓过来,转而说:“朕想给李氏加封号,立她做夫人,太后觉得呢?”

他貌似询问太后的意见,然而太后知道他已经做决了,只是顺嘴告诉自己一下而已。

太后心想了想,觉得眼下正是机会提那件事了。她看了一眼冯凭,说:“老身和皇上有几句话说,凭儿,你先退下。”

拓拔叡这时候,好像才注意到冯凭的存在似的,笑盈盈将目光转移到她身上。冯凭适时地低下头,避开了他的目光,轻声说了一句:“是。”

拓拔叡收回了目光。她起身出去了,他心里沉了一沉,然而面上表情没有动。还是带笑的,只是笑的很牵强。

他不知道为什么,对冯凭,他心里总好像有点虚。他是皇帝,对一个小贵人,虚什么呢?他也说不清楚。

可能是因为昨夜,他看到了她的眼泪。她在他怀里,叫声很凄楚,没有他听惯了的那种愉悦,而仿佛是一只小动物,被人扼住了脖子,即将死亡时所发生的绝望的呜咽。以至于他,没有感觉到情浓,只感觉像是在伤害她。但是他没有停止,只想发泄自己的*。

他感觉她并不喜欢自己,甚至,她心里可能有点厌恶自己。

她没有表现出来,但是他能感觉到。

其实打心眼里,他知道自己并不招人爱。他知道自己模样长的不错,除此之外,浑身上下并没有招人喜欢的地方。他性情并不好,时常狂躁暴戾,性子忽冷忽热,容易发疯。这种脾气放在寻常人身上只是讨人嫌,放在帝王身上,就是让人恐惧颤栗了。谁会真心喜欢一个会时常令自己感到恐惧颤栗的人呢?哪怕喜欢,也是如履薄冰,战战兢兢的。人,对于一个会威胁自己前途命运,随时会令自己丢掉性命的人,是不会有真正的信任的。信任都没有,又何谈真情?他也不是用情专一的人,女孩子喜欢男子对她执着专一,他也不是那样的人,他知道他缺点坏处多多,并不是女孩心中理想的丈夫和情人。

但是,那又怎么样呢?

女人对他来说,呼之即来,挥之即去,他想要就能要,不想要就丢。他并不需要费心去讨谁欢喜,也不需要在意对方喜欢不喜欢他本人。

喜欢,你也得给朕老实。不喜欢,你也得给朕跪着,就是这么回事。更何况,他是皇帝,就算他本质再不招人喜欢,这些人还是要争着抢着哭着喊着喜欢他,他压根就不必操心这个。

他既能认清自己的本质,又对自己的本质感到满意,没有为任何人改变的打算。因此他对冯凭的心虚,也只是那么偶尔一瞬。那么一瞬,他觉得自己可能不让人喜欢,她可能厌恶自己,但理智回来,他认为自己毫无问题,是不需要对谁感到亏欠的。他对她已经够好了,让她从一个掖庭的罪奴,变成冯贵人,还给她家人优待。这就是他对她感情的回报。他从不曾亏待过她。

常氏却没提李氏,转而问起了另一件事。这是旧事重提了,太后说:“立皇后的事,皇上心中已经有打算了吗?”

拓拔叡这段日子也在思量这件事,听常太后提起,遂问:“太后有什么意见?”

常氏说:“皇上跟冯氏感情自幼相好。这孩子我看着长大的,年纪虽然小,不过素来恭顺懂事,也识大体,老身想着,兴许皇上会喜欢她。这宫中其他妃嫔,都不算合适,如果皇上不打算在其他豪门贵姓家族中另择人选的话,冯氏似乎更善。皇上以为呢?”

拓拔叡被触及心事。

他沉吟说:“这件事,朕有考虑过……朕先前也考虑过要立冯氏。”

太后看他意见和自己一致,高兴之余,反而又迟疑起来了,说起了心中对此事的顾虑:“冯氏是汉人,我朝还没有立汉人做皇后的先例,皇上要不要征询一下大臣们的意见?此事要皇上拿主意,老身也不敢妄自提议,皇上不如回头询问一下陆丽或者其他大臣?”

拓拔叡说:“皇太后不也是汉人吗?太武帝当初也亲近汉人,信赖倚重汉姓的大臣,依靠那些汉姓高门贵族的支持才统一的中原。太后说的这件事,朕回头会同人商议,认真考虑的。”

太后说:“你要拔擢李氏,老身认为也无不可,只是李氏原先嫁给李效,都知道她是李效的妻子。皇上把她纳进宫里来就算了,刚入宫不满一个月就怀孕,皇上还要封她做夫人,这不是招人非议吗?正好此时立皇后,将这件事盖过去了,免得那些人盯着议论。”

……

晚上,乌洛兰延进了宫。

皇帝躺在太华殿的那张金丝楠木大榻上,象牙的大席,上面又铺着一层雪白的厚厚的羊毛毡。他身穿了薄的白色羊皮袍子,凑着火盆在烤火,手里拿着玉石蛋子在玩。乌洛兰延到榻前请安,拓拔叡让他平身,笑说:“朕今天见太后,太后提起了立皇后的事。”

乌洛兰延坐在榻下:“皇上是怎么打算的?”

拓拔叡脑中浮现出那张脸,圆而润的小脸,洁白如玉,两只眼睛像两个大大的墨点似的。

他以前觉得她这幅模样有点好笑有点呆,这会不知道怎么,又觉得挺可爱的。

他笑了笑,让自己的思考从那张脸上移开:“朕这些日子一直在想。朕打算要笼络一下汉姓的贵族,本应当在汉姓贵族当中挑选一位立为皇后。比如李氏,李益不是汉人吗?他家中也有适龄的女子,朕想想又觉得不太好,李氏是汉人高门,儒学渊源,朕不与胡人,与汉人高门结姻,恐怕有人要不满意。所以朕想立冯氏,冯氏虽然是汉人,但是家族胡化颇深,其子弟素来衣鲜卑服,说鲜卑语,同胡人婚姻交往。立冯氏为皇后,既能表示朕笼络汉族士人的决心,又不至于招致太多不满。再者,冯氏家族衰微,人丁单薄,即便立为皇后,根基有限,来日也不至于外戚过强,威胁皇储。”

乌洛兰延说:“臣也赞成皇上的打算。冯氏是最合适的人选。”

“当年崔浩国史之狱的事。太武皇帝当初重用汉族士人崔浩,得到一些汉姓高门贵族的支持,后来统一中原之后,太武皇帝就将他弃之不用了,命他修国史,后来又杀了他,又杀了很多汉族士人。崔浩死了之后,许多汉族士人都不敢再入朝了,朝中也无人再举荐汉人。朕想再重新拉拢他们,需要费一点功夫。当年太武帝杀崔浩,有他的局势考量,朕需得小心谨慎才行。”